咨询热线 :400-6760-599

抗凝系统的重要成员—抗凝血酶

来源: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表日期:2019-06-25 15:22:28浏览次数:0
 

在生理条件下,我们的血液可以在血管内正常的流动,为什么不发生凝固?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这是因为我们体内存在着复杂的止血、凝血、抗凝及纤溶机制,它是处于动态平衡的。

 

当任何一个机制受到破坏时就会导致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或血栓形成性疾病。

其中抗凝系统是机体内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它和凝血系统共同构成机体内两个重要的防御系统,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功能系统。只有他们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机体才可在出血时有效地止血,又可防止血块堵塞血流,从而使血液保持液态。

目前抗凝治疗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或血栓性相关疾病,肝素作为临床常应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在抗凝治疗中是一把双刃剑,剂量不足,达不到抗凝效果,剂量过多,则造成出血风险,因此监测肝素用量至关重要。

那么肝素是如何发挥其强大功能的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成功抗凝药物背后的默默支持者—抗凝血酶

什么是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称为抗凝血酶Ⅲ(AT-Ⅲ),是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58.2kD的糖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属于α2球蛋白,其生理半衰期为17.5~26.5小时,它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其作用约占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80%,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

AT的抗凝机制

肝素可诱导抗凝血酶发生构象改变,使其更易与凝血酶结合,大大提升抗凝血酶的抗凝作用。肝素与AT结合后,使AT与凝血酶迅速且稳定结合。肝素-AT-凝血酶复合物形成后,肝素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 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凝血酶复合物在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大小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

AT水平

正常值:80%~120%

生理差异:6个月前婴幼儿AT处于较低水平,孕期13周后及产后阶段AT水平下降较明显,绝经期前女性AT平均水平低于男性。

AT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评估机体抗凝状态,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等,AT 活性是如何决定肝素抗凝效果的?

AT的抗凝作用

(1)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浆中2/3的凝血酶。

(2)与肝素的结合使AT的抗凝作用增加数千倍。肝素主要通过加强AT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3)AT是肝素抗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当AT活性降低时,肝素的抗凝活性明显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在肝素的治疗监测中,必须了解AT活性的水平。

AT活性

肝素抗凝效果

80%~120%

较好

<70%

降低

<50%

几乎无效

AT检测的临床意义:

1 遗传性AT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对肝素的亲和力降低,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减弱,表现为患者在术后、创伤或产后发生血栓。

2 获得性AT缺乏:

(1)AT合成降低: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可伴有血栓形成

(2)AT丢失增加: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

(3)AT消耗增加:主要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及DIC等。

3 AT水平增高:

主要见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及口服抗凝药等。

AT检测的临床应用

(1)易栓症的诊断:易栓症是机体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而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一类疾病,AT检测可有助于易栓症的诊断。

(2)肝素抗凝治疗前后AT水平评估:当应用肝素治疗时,体内AT活性降低,单纯应用肝素治疗,其疗效受到明显影响。

(3)血栓及血栓前状态风险性及预后评估:AT水平降低,提示病情严重性增加,预后较差。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的病程监测、肝肾疾病疗效判断:AT是诊断DIC的一项敏感指标,且可作为动态观察DIC演变过程的一项敏感指标;AT亦可以反映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可作为判断肝脏病变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AT 水平降低,与其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AT活性较低时,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可以作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依据。